close

(圖:「興記」滑雞北菇煲仔飯)

一開始好像是友人酷喬介紹要來吃的吧!後來我才發現這家位於廟街夜市盡頭的看起來並不了起的小店,居然這麼有名,實在是失敬~~~~

 

第一次來吃時,店員大姐說得快不溜丟的:「蝦餅蠔餅?」(粵語"蠔"=台語"蚵")、「大o既細o既?」(大份小份?)我完全有聽沒懂,比手畫腳巍巍顫顫點完想吃的煲仔飯口味就結束,結果錯過了品嘗另一個招牌菜色蠔餅的機會,當然也不知道吃煲仔飯時要記得加一點鼓油才更香。

 

第二次來時只有自己一人,剛好住的飯店就在附近。之前已經在台北西門町的茶餐廳被香港老板娘教育過煲仔飯的吃法,也已經知道了這家「興記煲仔飯」的名氣,於是自信滿滿地自己點了一份煲仔飯與一份蠔餅,結果下場是快撐破肚皮。

 

這一次,還好有個Via一起同行,而且其實當天晚上我們稍早已經吃過東西,純粹只是來解饞並帶沒來過香港的她嘗嘗味道。發現其實點一鍋再加一份小的炸蠔餅,兩個女生就可以吃得很飽了。(相信我,它的小份炸蠔餅實在很大!我很想知道那大份的會有多大?)
蠔餅很像台灣吃得到的蚵爹,但是更油一些,蠔仔也小顆一點。旁邊有一小匙不太辣但很香的辣醬,配上它剛好可以提味。
 

(真的是一點也不小的「小份蠔餅」~~~)

煲仔飯的另一個重點是「飯焦」,也就是我們稱的鍋巴。鍋子上桌之後,雖然還燙呼呼的,但要趕快掀蓋加一些鼓油進去,快速簡單攪拌,然後再蓋回鍋蓋悶一下,讓醬汁入味,基本上悶得久一點飯焦會多一些。不過也聽說可以直接跟老闆吩咐要吃飯焦多一點的(我沒試過就是)。

 

興記的店面不只一家,座位區更是已經擴張到大街上。看到人山人海齊坐在露天馬路上吃煲仔飯與熱炒的場面,非常壯觀!也很有香港在地的感覺,挺有活力的。慣吃精緻美食的人或許不一定會習慣街邊的煲仔飯,或覺得也沒有多好吃,但是我還是強烈建議來香港玩的人來嘗嘗看它們的煲仔飯,體會一下另一種香港的夜市風情。



(廟街大馬路上滿滿的大排檔人潮)

也許下一次我會想試試它的熱炒類菜色,以及其他比較花俏一點口味的煲仔飯,總不能點來點去都是滑雞北菇臘腸之類的,一點都不突破,哈哈!



附上2008年的煲仔飯照片作為參考:

(鍋子很燙,所以店家會在下面墊個盤子)

(2008年時吃的是滑雞臘腸煲仔飯,兩相比較之下我的口味還真是有夠沒突破啊!)

(加入鼓油並攪拌後會變成這樣)

(放置在桌上的美食介紹)

 
興記煲仔飯
地址:油麻地廟街17, 19, 21號 (廟街夜市尾端)
交通:近油麻地站C出口,出站後回轉沿文明里往前直走至廟街即可看見
時間:17:30~00:30左右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愛小藍 的頭像
    愛小藍

    愛小藍樂悠遊

    愛小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